古語有云,能治水者治天下, 當今水質污染新聞推陳出新,
安全性用水成為現代社會的奢侈品, 也是人人渴求需要之源泉。
百貨店售賣的優質瓶裝水,動輒數十元消費,
看”高級水”陳列架上琳瑯滿目,聯想到市場帶動的因果。
今天讓水資源問題從小小咖啡杯中窺探,
回想千百年來古人留下未解決的問題。
既飲咖啡思源頭,又想想下一步,大家該如何趨吉避凶??
關乎飲食,水質好壞影響備受重視. 曾經在杯測之時,
找來七種不同用水來測試同一咖啡, 調製方法統一,
包括自來水、礦泉水、蒸餾水、 過濾水、 能量水、 電解水、 地下水。
結果同一款咖啡,沖出來味道與風味卻有明顯差異。
而且更奇妙的是,生活環境不同,得出來的答案也不一,
場上歐洲人習慣飲用重口感的硬水,美國人偏好順滑的能量電解水,
日本人從小飲用清淡過濾的軟水,至於夏威夷因受火山灰影響,
當地人喝非自然水時總掛著一臉怪怪。
雖然杯測人中皆不是什麼水質鑑定師,但各人對每杯水總是有不同見解,
況且以上每種用水均種類繁多,
假如加上氯氣、酸鹼度、庶糖度、水溶性、軟硬值等科學數據,
恐怕討論三日三夜也不會完場。
既然沒有最適合咖啡的用水, 又不懂得如何尋找,
那麼只要找出什麼水是不能飲用,不就解消危機嗎?
這也是大眾去連鎖店的其中一個原因,大家都知道它們質量並非最好,
可是深信即使在最壞情況下,連鎖店亦不至於害及人命或味道糟透。
比方說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在世界各地也是用同一種標準水來製造。
難怪很多巴西人習慣喝飲料也不喝開水。
如果這推理正確, 其中一個方案就是要有靠有誠信的機構嚴格把關。
水質危機才有緩解生機。
假如問什麼水是喝過最好? 什麼東西最好吃?
我會說劇烈運動過後,長時間缺水之時,滴水如甘露,
征服幾千米高峰後的一碗麵,五感專注,什麼都來得特別香口,
幾天沒咖啡會否改變你味蕾?? 嗯,別猶豫,馬上試試看
不需要奢華的設備,不需要豪門裝修,簡單休閒,
只要一顆滿足和感恩的心,即可打開一扇改變現況之門!
歷史正告訴我們,從來沒有誰曾治天下,也沒有聽過最好的咖啡。
相信會有更好也不一定是件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