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來源:Hong Kong Daily News | 撰文:石磊 | 2014-04-25
早前收到公關傳來的新聞稿,那是由紅牛(Red Bull)舉辦的街舞比賽,香港站王者已經脫穎而出,而總決賽將於十一月在巴黎舉行,相信屆時又將激鬥連場。紅牛與街舞,再合拍不過了,在咖啡因的刺激之下,舞者熱情而激動地施展渾身解數,他們如此渾然忘我,恍若進擊的狂牛一樣,將紅牛作為能量飲品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。不過,紅牛跟市面上行銷多年的可樂飲料其實並無太大分別,它們統統都是儲存在鋁罐中、混和了咖啡因和糖份的碳酸飲料。由是不禁這樣想,那咖啡又是甚麼呢?它的咖啡因分明比紅牛還要多,然而它的形象總與巴黎左岸的知識份子、商界鉅子及科技巨人連繫在一起。或者這樣想,咖啡可是一種不好說穿的禁忌?
紅牛的「能量」無非來自咖啡因,每一盎司紅牛飲料,就含有10毫克咖啡因,而每一盎司咖啡,則含有21.2毫克咖啡因。咖啡的咖啡因比紅牛的多了一倍,可紅牛卻以「能量飲料」自稱,說到底,飲料的內容其實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們在消費者心目中所塑造的形象。
人間最極端飲料
任何大劑量咖啡因和酒精混合來飲用,都有極大的潛在危險。曾幾何時,夜莆一族喜歡將可樂溝酒來飲用,現在則變成了以紅牛溝伏特加。雖然紅牛的咖啡因比咖啡的少,但喜歡飲用咖啡溝威士忌的人,始終屬於少數,而且會這樣飲用的人,也不會將咖啡如紅牛一樣豪飲進肚,於是乎,大眾都誤以為,紅牛比咖啡危險。
咖啡也是危險的。咖啡一詞的詞根源於希臘語Kaweh,意思就是「熱情」與「力量」;而咖啡這個名稱則來自阿拉伯語Qahwah,原意則是植物飲料。從Kaweh、Qahwah、Kaffa(咖啡的發源地名字)到Coffee,咖啡的本質從來沒有變過,它依然是如此「熱情」而充滿「力量」,以致咖啡歷史學家威廉烏克斯(William H. Ukers)曾在他的著作《咖啡天下事》(All About Coffee)中寫道:「每當咖啡引進,都會助長革命。咖啡是人間最極端的飲料。咖啡因會刺激思考,而老百姓一旦深思熟慮就會想造反,最終危及暴君們的地位。」
是的,咖啡以至內含的咖啡因和酒精一樣,同樣一把兩面刃:它們會令國家以至統治者大感芒刺在背,與此同時,卻成了統治者分化人民的手段。
咖啡酒精兩面刃
像俄羅斯,幾個世紀以來,從伊凡雷帝(Ivan the Terrible)到彼得大帝(Peter the Great)再到史太林(Joseph Stalin),他們都喜歡命令身邊最親近的親信或隨從喝至酩酊大醉、神志不清,從而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之餘,卻同時令他們仍舊嗜酒如命,繼續依戀酒精,因而繼續分化他們。
畢生為黑人爭取個人與民族權益的美國外交官員道格拉斯(Frederick Douglass),早於19世紀已經表示過,讓奴隸喝至爛醉,就是統治者消除潛在暴力精神的最有效手段。
酒精和咖啡都是一把兩面刃,酒精危險,咖啡也危險──只是大多數人並沒有察覺得到。咖啡既如禁忌,那麼我們應該打破這禁忌嗎?還是,我們該讓咖啡繼續等同時尚和優雅,讓它繼續「殖民」我們的心靈和嘴巴?明天再續。
1‧能量飲料總是宣稱能令人飲後如狂牛般充滿活力。
2‧如果能量飲料等同狂牛,那咖啡就是惡犬嗎?
3‧咖啡等於「熱情」和「力量」。
4‧彼得大帝(Peter the Great)
5‧史太林(Joseph Stalin)
6‧伊凡雷帝(Ivan the Terrible)。
7‧歷史學家威廉烏克斯的《咖啡天下事》。
撰文:石磊